从日本的螺丝厂看心理沙盘厂家的定义及发展
周一早晨继续读若林可彦的《绝不松动的螺丝》,进一步印证了小企业才是常态的认知,其中谈到生产螺丝的厂家大多是小企业,一个公司不可能生产出所有型号的产品,所以拥有大型仓库的经销商就应运而生了。
由此,便利店一样的批发制度是由这个行业本身性质所决定的。
1、对于心理沙盘厂家的定义
使用心理沙盘的心理辅导师或治疗师,不可能自己去生产心理沙盘,其实宣传自己是“心理沙盘厂家”的公司也不是自己做生产,这跟日本螺丝行业工厂一样。
这让我想到早在几年前,我对心理沙盘厂家的定义。
心理沙盘厂家严格来说都是仓储型的经销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厂家”。所有的心理沙盘厂家是不同层次的小卖部、便利店或大型超市,因为没有一家“心理沙盘厂家”自己去开木工场,也不可能自己投资模椇厂开模做沙具。所有的部件差不多都是通过市场分工层层采购攒聚起来的。
从这个意义来说,心理沙盘厂家必须有三个特点:
1)有一定面积的仓储库房;能提供必要的商务支持,比如产品资质或支持性软件(心理沙盘档案管理软件)。
2)自己定做沙盘与放置柜(不自己定做如果能从木工厂调货也算);自行采购上百种的心理沙具,并能按照专业要求进行分拣;所有这些都放置到自己的库房里。——这是区分以销售为主的业务性公司最主要标准
3)有固定数量的中间商或经销商走货。
其中第三点可能才是最具衡量价值的,因为以利益或盈利空间为衡量标准的中间商或经销商,没钱赚,一定不会持续走货。具有一定价格优势,也是衡量心理沙盘厂家大小与真实性的标准。
2、存在于心理沙盘厂家的两种合作模式:
这样的情形也存在某些问题,就是提供心理沙盘的“心理沙盘厂家”未必能提供好的培训服务,也就是不能做专业指导,或者不能做好专业指导。所以做心理沙盘游戏培训的个人或公司会跟提供设备的心理沙盘厂家合作,这样整个链条看起来就是闭环了。
不过千百年来,人性没有变,所以在利益分配时,哪怕是人格高伟的心理学者也难免脱俗。合合分分,折腾不断,这在行业内普遍存在。合君惠友在心理沙盘培训上只做专业督导,不做具体的业务培训,因为很清楚自己的弱点与强势,自然也不跟所谓专业老师合作。如果真有此需要,会转介绍出去而不是从中分一杯羹。我们只提供心理沙盘设备。
心理沙盘厂家跟心理行业内的人分赃存在问题,反倒跟以利益为先的各路经销商或中间商合作,轻松得多。因为模式相对成熟,见款发货或定金到位后发货,无论是小卖部或便利店,甚至是最具活力的皮包公司,心理沙盘厂家以一定的价格给这些伙伴供货,维持一段时间内的稳定合作,甚至相互配合服务终端客户。
3、守住“小”才能是快活的心理沙盘厂家
生产螺丝的日本工厂几乎都是小公司,其实能提供心理沙盘的心理沙盘厂家也都不是大公司。不少心理沙盘厂家在一定刺激因素下,都往“大”厂家发展了,不仅突破了心理沙盘单一产品,而且超出自己身份定位,做更赚钱的业务上(提供各种心理设备与服务)。不过,最近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心理沙盘厂家的数量在慢慢减少,这是一种残酷的现实,也是我们乐于看到的现象,毕竟资源最大化才是真正生意人要做的,这也是行业本身所决定的。
看日本人写的对小公司的管理,验证了小公司作为常态,才是符合规律的。都往大发展,于是最后都死掉了。而日本企业只做自己专长的那个螺丝一款或有限几款螺丝产品,往往成就百年企业。难道不是所有心理沙盘厂家认真思考的吗?
从事心理沙盘销售超过10年,最近几年自建库房成为不算很大的心理沙盘厂家,合君惠友能给几十家合作伙伴稳定供货,非常认可若林可彦的《绝不松动的螺丝》提到那样,日本螺丝工厂都是小而又小的工厂,一定面积仓储式心理沙盘厂家也要安于“小”才能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