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沙盘设备的游戏规则在这里不灵了
一次心理专业术语的分享,让我成长很多:规则的适用是分情况的。
觉得学了点心理学,就自以为是心理学圈内的人了,然而实际情况是远不是如此。周一的组内分享,讲了自以为挺不错的话题“投射”、“共情”、“移情”。没想到被临床医生一阵狂批,让压根没有多少实操经验的我,无力招架。这跟卖心理沙盘类产品有些不一样。
事后两天,内心消停了很多, 更多的是思考学过心理学的人到底能干什么。因为就理论谈理论这样的所谓培训或讲座一直存在,但是这样的东西在临床实践中,还远远不够。
我们更多的是“心理学道理的搬运工”,对于原理的使用都远远达不到,更谈不上研究与创新了。心理沙盘虽有创新,但不过是照葫芦画瓢的事情,将瓢磨光、上色或增加个佩带类的,但我们对心理沙盘使用技术与问题解决没有起到多少作用。跟心理沙盘一样,多数心理学的概念与理论,我们也只是拿过来使用。一旦上台面上做解释,如果缺少了临床环境的使用,那就难以应付了。
虽说同样的现象,在医学方面同样存在,但在只看疗效的临床医生们眼里,搞这些东西就是浪费时间。
人的成长远不止身体,而是自我的觉知。多数时候我们是不自知的,需要听到诘难与指责,需要遇到阻碍与困苦。
这次分享,给我内心更多的触动是,舒适于自以为是的圈子里,不是真正的舒服。生命中的贵人,不止那些直接帮助我们的人,能反向帮助我们,让我们能觉知自己问题所在的人,一样是贵人。
在心理治疗领域,游戏规则跟心理沙盘等设备的游戏规则,远不一样。即便是心理沙盘游戏纸面上的规则,在临床使用时未必入得了真正治疗师的法眼。
千万不要自以为懂一点心理学概念,就是这个圈内的人了。一个圈子中的规则到另外一个,就可能不好用了。当然圈子有好多种,也分层次高低。
谦卑与敬畏,是这两天获得的最大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