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需要疫情危机援助的人放心打热线比开通热线更难
从早上六点多,到现在八点四十,两个半小时,写了一篇思考吹哨人李文亮医生的文章,字数不多,因为心情比较沉重。
但最后审视,感觉那篇文章有些敏感,就作为《不可外发的悼文》封存起来吧。
昨天北京市中医心理所&广安中医心理研究院通知,我被入选公益项目志愿者。心中还是有些忐忑的,作为一个没有“证书”的人,能够入选,多少也说明了些什么,最少能证明当前形势需要人。
一直觉得疫情热线危机干预离我很远,或者说大多数人离它很远。不过前天接到消息,号召开学与复工再次后延,跨国公司也不得不延后上班。
最初2.10居家封闭即可解除的期盼不得不变为遗憾。
居家封闭时间再次拉长,累积的心理问题会更多,无论对疫情区还是正常人。
应该能感觉到,疫情之后的心理问题会很多,也许当前还没到心理问题集中爆发的时候,所以当前行动起来做规划是很必要的。(这跟网上做心理沙盘推广很相似,你不能等着采购高潮来临时再做推广)
这两天试着听一些危机干预的讲座,了解危机干预的要求与规则。
想想自己也有十多年没有从事这中工作了。
记得在新疆工作不久,预防暴恐事件,喀什周边的驻军与武警也面临着巨大压力。作为南疆唯一的一所大学,被地方视为不可多得的资源。刚到职还没不熟悉环境的我,就被派往地方部队做知识普及。好在那时候多数是讲座类的,只有知识没有一线应激经验的我还能应付。但是在“7.5事件”来临后,给武警做应激干预就有些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了——我不熟悉团体应激干预,组织方也不了解什么是危机干预,只让我进入战士中。我只能用聊天的方式。总之感觉很糟糕。后来一遇到团体应激干预,就排斥。不做准备的危机干预只能是害人害己。
这次应对新冠状病毒疫情,组织热线开展救急的服务很多,但我预估,主动打热线的人应该不多,虽然多数人需要心理支持。大量的工作会在疫情解除后涌来。而多数心理学人对此是没有准备的或者是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
其实热线开通后,怎样让需要的人打热线,放心地打热线,要比开通热线更难。这里面有当事人认知与意识方面的问题,也有开通热线组织方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推广与宣传了。
心理沙盘宣传推广方面的手法一样可以用到热线推广上,但是形式与内容是不大一样的,但关键应该是怎样让需要支持的人拿起电话之前打消顾虑上,这一点两者没有很大区别。
接下来应该会接受统一培训,能尽点力就好,希望如此。